8月26日,晨光洒满校园,校门口已是人潮涌动——行李箱滚轮声、此起彼伏的交谈声、清晰的指引声交织成热闹的迎新交响曲。导航员们精神饱满地坚守各自岗位,静候新生到来。他们严谨有序,以铁一般的纪律织就一张安心的守护网。报到处前,队伍井然有序:工作人员快速核验信息、发放校园卡,打印机声不绝于耳;导航员则执勤站岗,耐心指引路线,帮助新生迅速找到宿舍与教学楼。新生们脸上带着青涩与期待,校园里洋溢着温暖气息。报到工作渐入尾声,导航员们的身影仍穿梭校园,为新生筑牢入学“第一关”。愿新同学带着这份初遇的温暖,在校园里锚定梦想坐标;也期待导航工程的“引路人”继续传递光与热,引路续航,陪伴新生在新征程上精准导航、逐梦前行。

我校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第十一届导航员授衔仪式。第一项,唱队歌。全体导航员齐声高唱,歌声嘹亮、斗志昂扬。第二项,宣读授衔名单。学生处副处长、导航工程大队长徐志峰宣读《第十一届导航员授衔名单》。第三项,上台授衔。薪火相传,完成使命接力;佩戴军衔,更添一份责任。第四项,大队宣誓。集训队队员陈炳灿带领全体队员宣誓:“刻苦训练,永不言弃!”这不是口号,而是铭刻于心的誓言。 第五项,党员宣誓。教导员秦高远带领党员逐句宣誓,誓词炙热坚定,如火炬传递,照亮前路,温暖征途。 第六项,共青团员宣誓。队员王如意领誓:“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青春的力量蓬勃生长。第七项,总结发言。秦高远寄语:“把荣誉化作翅膀,把责任扛在双肩。”星辉在肩,是信仰的勋章;征途在前,是青春的舞台。以忠诚为导航,以奋斗为航向,未来之路,我们步履铿锵,一往无前。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我校组织全体新生与高新区秋季新兵齐聚体育馆,同步观看实况转播。高新区社会事务部部长助理、人民武装和退役军人事务办公室主任翟福刚,高新区社会事务部主办李冰,我校常务副校长姜同松,学生处处长刘锦绣等领导出席。直播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全体人员凝神聆听,在深学细悟中汲取奋进力量,深切感悟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本次阅兵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征程以来的首次阅兵,也是人民军队奋进建军百年目标的崭新亮相。在党旗、国旗、军旗的引领下,受阅方队高举军旗与预备役部队旗集中通过,标志着我军力量结构新布局在阅兵中的首次集中展示。屏幕上,官兵步伐铿锵、斗志昂扬、军容严整,同学们怀着崇敬与激动,专注捕捉每一个细节,现场气氛庄重热烈,充分展现现代学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深厚的爱国情怀。通过观看“九三”阅兵,新生们深受鼓舞、心潮澎湃,纷纷表示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把感动化为动力,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青春力量。学校也将以此为契机,持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为传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激发时代责任感,9月1日,我校于天行健体育场举行“忆抗战峥嵘岁月·绘时代少年华章”主题升旗活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晨光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体师生整齐肃立,行注目礼,齐唱国歌,表达对祖国的崇敬与热爱。学生代表曾渝作国旗下演讲,号召同学们以爱国心为魂、强国志为骨、报国行为足,铭记先烈遗志,传承红色血脉,以青春热血守护和平,用脚踏实地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随后,学生代表张茂源带领全体学生齐诵《沁园春·雪》。领诵清晰有力,齐诵整齐洪亮,在词句重复间感受北国雪景的苍茫壮丽,抒发对山河的由衷赞叹。校团委书记徐志峰总结讲话,向同学们提出三点期望:一要铭记历史,做“知来路”的传承者;二要传承精神,做“有信仰”的追光者;三要锤炼本领,做“担使命”的奋斗者。他希望这些期望化作前行路上的星光,让铭记融入日常,信仰照亮征途,本领支撑理想,将青春书写在祖国需要的地方,使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芒。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作为新时代的接力者,希望同学们以青春之姿传承抗战精神,将家国担当融入血脉,让理想信念扎根心田,在奋斗中薪火相传先辈之志。

为响应国家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号召,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暑假期间,我校组织多支志愿服务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系列活动,引导青年学子在服务基层中锤炼本领、奉献青春。无畏青春冲锋队走访朱家峪村退伍老兵,聆听军旅故事,开展慰问关怀,并运用专业知识讲解夏季养生与急救方法,赢得村民赞誉。绿叶志愿服务队前往养老服务中心,帮助打扫卫生、整理床铺,邀请专家义诊,学习按摩手法,为老人营造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匠心与燎原志愿服务队走进社区乡村,发放防暑与反诈骗宣传单,讲解安全知识,并参与环境整治,清理公共区域垃圾,倡导文明环保理念。“尽智”志愿服务队耐心指导孩子们绘画创作,激发想象力,并于龙湖天街商圈开展公益义卖,设置漆扇DIY、积木拼搭等互动项目,所得善款用于支持特殊儿童康复教育。同时,志愿者们积极参与“青春执笔绘新墙”社区实践活动,分工协作绘制墙绘,美化社区环境。追光盛夏志愿服务队开展“牵手1+1,温暖伴童心”活动,通过绘本讲述、舞蹈表演和趣味游戏陪伴孩子们度过快乐时光。仁心护梦志愿服务队清洁乡村宣传栏与健身器材,举办香囊制作与知识问答活动,传承传统文化,并开展爱心义诊,为村民测量血压,普及健康知识。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教授孩子们编织五彩手链,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还走进党员家中编织艾草锤,表达敬意与祝福。药长卿、寻骨风、腊梅花三支队伍协同合作,分别开展儿童趣味科普、普通话推广宣讲与专业健康服务,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基层群众送去切实服务,增强了队员们的社会责任感与实践能力。我校将持续组织此类活动,引导青年学子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让青春在奉献中彰显价值。

展现代军训风采,现代学子奋发有为、雷厉风行!
秋高气爽,斗志昂扬。9月12日,山东现代学院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军训成果汇演在校园内隆重举行,全体新生以活力热血的精神面貌,共同见证了这场属于他们的青春盛典。汇演在庄严的升旗仪式中拉开帷幕。本届国旗护卫队别具意义,成员全部由2025级新生组成。他们步伐矫健,动作精准有力,队列整齐划一,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青年昂扬向上的朝气与担当。在随后的分列式及特色方队展示环节,各学院学子精神饱满,口号嘹亮,以独特的风采展示了丰硕的军训成果:文创商学院以“铭记历史传薪火,砥砺奋进向未来”为主题,彰显历史传承与时代使命;药学院方队高呼“峥嵘八十载,热血护山河”,展现了药学学子的热血情怀;智能工程学院以“青春立壮志,使命铸辉煌”表达了在科技领域建功立业的决心;医学院秉承“仁心筑梦·医脉相承”的信念,步履坚定;人工智能学院学子“承武砺心明厚德,体魄强健助新基”,将强健体魄与报国志向相结合;护理学院则“怀感恩之心,擎信念之旗”,传递出温暖而坚定的力量。学院希望全体2025级新生能以此次军训为大学生活的全新起点,将在军训中养成的优良作风和顽强意志带入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以更加饱满的热情追求卓越、拼搏进取,勤奋学习、锤炼技能,在新征程上奋发有为,健康成长,共同开启大学阶段的精彩华章。

9月12日上午,山东现代学院“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军训成果汇演”在天行健体育场庄严举行。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栗甲、山东省教育厅原巡视员宋承祥、曲阜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戚万学等多位领导嘉宾,与学校董事长兼校长刘春静等校领导班子共同出席。典礼由校党委书记陈晓兰主持。上午10时17分,活动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2025级新生组成的方队步伐铿锵、口号响亮,依次经过主席台接受检阅。《觉醒年代》《保卫黄河》等节目表演展现出学子们的蓬勃朝气与飒爽英姿。刘春静校长以“磨练意志,奋发有为”为主题发表讲话,勉励全体新生传承“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现代精神,并提出四点希望:一要强国有我、明德立志;二要启智润心、强健体魄;三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四要磨练意志、吃苦耐劳。山东大学徐向艺教授致辞,以“传承、创新、笃行”三个关键词寄语新生成长成才。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栗甲在致辞中鼓励学子锤炼本领,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的时代新人。典礼上,校领导宣读了包本背诵国学经典及军训先进集体、优秀个人的表彰决定,与会嘉宾为获奖代表颁奖。新学期伊始,全体2025级学子将在现代学院大家庭中奋发有为,开启人生新篇章。

9月11日,学校在万人体育场隆重举行校史专题讲座,特邀原常务副校长邹建国教授担任主讲。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帅相志主持活动,全体教职工及2025级新生共同聆听此次讲座。邹建国教授以亲历者视角,沿着时间脉络系统梳理了学校自1993年创办以来32年的发展历程。他将学校的奋斗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初创阶段、崛起阶段、转型发展阶段和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阶段,生动再现了一代代“现代人”在董事长、校长刘春静带领下,秉持“天道酬勤”的校训,扎实进取、接续奋斗的创业之路。讲座中,邹教授深刻阐释了“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现代精神内涵,展现了学校稳步前行、迈向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新征程的坚定步伐。在讲座尾声,他深情寄语全体师生:“奋斗者最幸福,幸福属于奋斗者”,勉励大家勇做挺膺担当的新时代奋斗者,发扬大无畏的进取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不怕困难,百折不挠,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磅礴的“现代”力量。本次讲座史料翔实、鼓舞人心,让全校师生深受教育。大家表示,将以此为契机,回望历史汲取力量,展望未来勇毅前行,以校史精神为指引,勇担使命,接续奋斗,共同书写山东现代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9月17日,学校在图书馆报告厅举办2025级新生入学教育专题报告会,山东现代学院常务副校长姜同松教授以“大学是什么?大学生如何快速适应和融入大学学习生活”为题,为全体新生带来一场内容丰富、意义深远的入学第一课。报告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根本要求出发,围绕“大学是什么”这一核心问题,系统阐述了大学的分类、高等教育的职能及育人使命。姜同松教授结合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根本问题,深入讲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学校的教育属性与政治属性,帮助新生理解大学教育的本质与特点。通过对比中学与大学在培养目标、教育模式等14个方面的差异,姜教授引导新生认知大学阶段的独特性,并围绕“知识传播、能力培养、素质养成”三层次和“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体系,解析大学教育的核心内涵。他还结合学校“一三五七七”育人体系,从学习方式、身心健康、人际交往、个性完善等多个方面,为新生如何适应大学生活提出了具体建议。本场报告以专业视角与生动实例,搭建起高中至大学的衔接桥梁,增强了新生对大学生活的认知与规划。学校将持续推进入学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三全育人”理念,助力每一位新生实现成长蜕变,成长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提升学生网络安全意识与防护能力,9月18日,我校在图书馆报告厅举办“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题讲座。校团委书记徐志峰、山东现代学院网络与信息化建设负责人杨云鹏、北京天融信公司技术总监董纪龙等出席活动。徐志峰现场宣读了省教育厅相关通知,强调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杨云鹏与AI数字人助理“小安”共同介绍了校园日活动安排。董纪龙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网络犯罪的新趋势,讲解了AI换脸、邮件诈骗、钓鱼网站等多种诈骗手法,并提出了设置强密码、识别钓鱼链接等实用防范建议。互动环节中,现场举办了网络安全知识竞赛,答题优胜者获得礼品,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和知识记忆。杨云鹏在总结中希望同学们将所学应用于实际,树立正确网络安全观,提升防范能力。此次讲座有效增强了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与防护能力。学校将持续开展相关活动,深化网络安全教育,筑牢校园网络安全防线。

为增强师生急救意识与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营造“人人关心安全,人人掌握急救”的校园氛围,近日,由校团委主办、志愿者服务中心红十字协会承办的“急救一‘课’千金·安全一生相伴”世界急救日宣传活动在崇俭餐厅南门举行。活动现场设有急救问答、知识展板、视频讲解和签字区四个区域,通过互动答题、图文展示、实景视频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急救知识,提升自救互救能力。参与者踊跃互动,认真聆听志愿者讲解,并在签字区郑重签名,表达了为急救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活动结束后,志愿者清理现场并合影。本次活动融趣味性与教育性于一体,有效普及了急救知识。学校将持续开展相关活动,夯实校园安全基础,助力培养有责任感的时代新人。

为帮助同学们系统掌握中医养生的核心理论与实用方法,树立科学健康观念,并将养生知识转化为日常可实践的健康管理技能,近日,我校在天行健体育场成功举办“学习中医养生,珍爱生命健康”主题讲座,由陶波老师担任主讲。陶波老师从中医理论根源出发,指出养生的核心在于顺应自然规律、追求身心和谐。他重点提出中医养生的三大纲要:一是气血充足,即保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与能量充沛,使脏腑强健、精力旺盛;二是筋络疏通,确保气血运行通道畅通,预防疾病发生;三是心情愉悦,通过培养兴趣爱好、积极社交、冥想静心等方式调节情绪,避免情志不畅导致气血耗伤或经络郁结。在具体养生方法方面,陶老师介绍了四类实践方式:情志养生强调通过倾诉、运动、音乐等方式宣泄情绪;饮食养生倡导“药食同源”,利用食物性味调节人体阴阳;起居养生提倡顺应自然节律,保证子午睡眠;运动养生注重通过适度运动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形神合一”的理想状态。本次讲座使同学们深入理解了中医养生的智慧,增强了大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活动不仅促进了中医文化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播,更有助于同学们树立积极科学的生命观,将养生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为个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版权所有: 山东现代学院-学生工作网
                Copyright  2018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3013327号-2  
                技术支持:山东三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