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现代学院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讲座

      为深入贯彻落实“一三五七七”文化育人体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期,我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讲座,由璎珞女子书院院长陶波老师担任主讲人。

《艾灸疗法》

      针通经络,灸调阴阳。陶波老师以“艾”字为引,详细讲解了艾灸的悠长历史和现代意义,她提到,艾灸早在商代就已得到普遍应用,其现代应用也非常广泛,不仅用于治疗各种疾病,还用于养生保健,扶阳除阴,她鼓励同学们以艾灸的方式调理自身。

《冬至的节气文化与中医》

      阴极之至,阳气始生。陶波老师深入地介绍了冬至节气,阐述了冬至在二十四节气中的位置与时间范围,并讲解了冬至三候体现的阴阳变化。她重点讲解了冬至注重保护和培育阳气对健康的重要性。陶老师希望各位现代学子能够深入感受冬至节气文化,在积极运动的同时,增强文化自信,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蒙学与诗经吟诵》

      陶波老师以蒙学吟诵为引,围绕其特点向同学们展开讲解,她讲到吟诵的四个特点:“节奏均匀,句内平调,可配合舞蹈、故事、游戏,创造性和个性化的学习”,同时她引用大量经典著作,将其与吟诵结合,并讲解对应的历史背景,带领大家深入学习吟诵之美与《诗经》之妙。

《能量守恒与种子法则》

      陶波老师围绕能量守恒定律向同学们讲解了真正想要弄懂财富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知道它有两个部分,内在和外在,精神和物质,阴和阳。从物理学上来说,就是能量和物质;二是要明白财富的转化规律,财富可以从物质转化成能量,也可以从能量转化成物质。”她希望同学们能够始终保持祥和、喜悦、充满爱的心境,努力提升自己的平均能力层级。

《说文解字》

      陶波老师开场聚焦甲骨文,那些刻在龟甲兽骨上神秘质朴的线条,似远古先民与我们的隐秘对话。一笔一划,勾勒日月山川、鸟兽虫鱼,象形之妙,把世间万象凝缩成字符,龟甲裂纹里藏着先民占卜祈愿,象形甲骨字是生活写生,“衣”“裳”二字生动展现了先民的衣物结构。解字环节,“信”含“人言”表意守信,诠释处世真谛,深感汉字凝聚华夏智慧。汉字如文化基因,串起华夏民族衣食住行、道德伦理,以微言大义诉说千年故事,是华夏文明传承不辍的核心纽带。

《中医急救》

      中医急救,千年传承。陶波老师详细地讲解了中医急救的有关知识,陶老师指出学习简、便、效、廉的中医救急常识,可以“上疗君亲之疾,下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身。”她强调,中医急救的历史源远流长,东晋道家名医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就是古代的袖珍救急手册。随后,陶老师带领同学们学习了几处用于急救或缓解不适的穴位,希望同学们能够应对日常生活中的突发状况,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学习简单的急救知识,以备不时之需。

 

      古法中医护身心,千年文化润灵魂。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的文化底蕴,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后,希望现代学子能够为传承和弘扬中医文化,贡献自己的坚实的力量。

版权所有: 山东现代学院-学生工作网
Copyright 2018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3013327号-2 技术支持:山东大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531-89701550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东路20288号 邮编:250104